姬昌之父季历励精图治,对周国周边的戎狄部落发动了一系列战争,取得了辉煌的胜利。</p>
周国势力的不断扩张,引起了商王的猜忌。</p>
商王文丁为了遏制周族势力,以封赏为名,将季历召唤到殷都,名义上封为“方伯“,号称“周西伯“,为西方诸侯之长。</p>
实则软禁了他一段时间后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,周人葬季历于楚山。</p>
季历死后,姬昌继位,是为西伯昌。</p>
周文王在位期间,“克明德慎罚”,勤于政事,重视发展农业生产,礼贤下士,广罗人才,拜姜尚为军师,问以军guo大计,使“天下三分,其二归周”。</p>
收附虞、芮两国,攻灭黎、邘等国;建都丰京,为武王灭商奠基。</p>
但是,周文王从始至终都没有真正造商朝的反!</p>
至少周文王并没有公然跟商朝开战。</p>
“吴王仁德!”</p>
田恒的如意算盘落了空,只能强颜欢笑的赞了一句。</p>
田恒退下后,韩魏两国的使者站了出来。</p>
他们此行的目的,除了朝拜庆忌之外,更有一个请求。</p>
“吴王,近日来,我韩国经常有乱民自边境逃亡到吴国。敝臣奉国君之命,恳请吴王不要接纳入吴之乱民,以免伤了韩吴两国的和气。”</p>
“魏国也一样!”</p>
闻言,庆忌微微一笑道:“韩使、魏使,请代寡人向你们的国君转达。在寡人看来,入吴即是吴人。”</p>
“庶民、奴隶迫于生计,从韩魏两国出逃到吴国,情有可原。”</p>
“若不是汝韩魏对他们压迫过甚,他们又怎会扶老携幼,拖家带口的进入吴地?若不是没了生计,他们又岂会愿意背井离乡?”</p>
“这……”</p>
韩使与魏使都一时语塞,不敢再进言了。</p>
在这个事情上,他们注定是要白跑一趟的。</p>
孟津之会后,韩魏两国就遭到了吴国的严重剥削。</p>
不止是被迫割让了一半的城邑土地,还背上了三万镒黄金的债务,没有二三十年的时间,韩魏两国根本还不完。</p>
为此,两国的国君都不得不选择压榨底层黎庶的做法,将压力转嫁到国人身上,致使民怨四起,黎庶们纷纷出逃。</p>
他们的首选地点,自然是无比富庶,且有着较为完善惠民制度的吴国。</p>
而这,正是吴国君臣之前就谋划好的。</p>
吴国压榨韩魏两国,两国又压榨庶民,庶民出逃到吴国,吴国又继续压榨韩魏两国……</p>
这就陷入了一种死循环当中。</p>
……</p>
夜幕降临。</p>
庆忌在咸阳宫大摆宴席,邀请了朝中的公卿大夫,以及列国的使者参与。</p>
宴会过后,太子恒则是在滋德殿见到了庆忌,并问出了让自己倍感困惑的问题。</p>
“父王,今日田恒拥护父王你为天子,天下共主,父王何故不顺水推舟的答应下来?”</p>
太子恒颇为疑惑的询问道:“以我大吴而今之国力,各诸侯国不及也。”</p>
“周室已经不得人心,天命在吴。儿臣想,即便父王你要废周自立,想必天下人也不会非议父王,诸侯也不敢轻举妄动。”</p>
“大周延续了五百多年,气数已尽。”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