贾大全拿回的这张还真是拜唐阿考试的卷子,是他通过老赵的路子从档案库领催老郑处搞来的。</p>
说便宜也不便宜,十八两一份。</p>
但要说贵也算不上,毕竟同儿子前程相比,十八两买张卷子肯定划算。这要是科举的卷子,别说十八两,一万两说不定都有人抢。</p>
卷子其实也不是现出现印的,而是用的乾隆二十二年的老卷。</p>
为啥是老卷?</p>
来不及呗。</p>
按规定,满洲、蒙古八旗的拜唐阿考试是集中举行,而且必考国语(满语),所以满蒙十六旗的备补子弟要集中考经典。</p>
汉军八旗不需要考国语,由各旗都统衙门自行组织经典考试。骑射考试则同满蒙八旗子弟一样在德胜门的大校场进行。</p>
看上去汉军八旗这边经典考试特别宽松自由,实际是重视程度不同的区别。</p>
毕竟,一等拜唐阿九成半出自满蒙八旗,又半数会分在宫禁要害衙门,定等上面肯定要严加把关。</p>
武大郎似的身材,走路屁股一扭一扭那种,能在皇上面前出现?</p>
此次备补拜唐阿涉及太多因素,最主要的是太后万寿降恩,故而肯定要在太后万寿前把事情落实。</p>
前天军机处把恩旨下发二十四旗都统衙门,当时就着最迟五天便要将定等结果造册报军机处的大库,然后行分配。</p>
五天时间,又要考经典,又要组织骑射会考,还得把成绩给定等,各旗都统衙门能有时间精心出卷?</p>
而且拜唐阿考试又不像科举那么严厉,只要有考试资格就不存在考不上的问题,因此能应付就应付了。</p>
另外,经典部分只占考试总分的三成,大头是在骑射。</p>
如此一来,考卷外泄压根就不是事。</p>
甚至,贾大全都不是第一个买卷的,在他前面经老郑手流出去的卷子已经有十多份。</p>
几年甚至十几年一次的备补拜唐阿考试,可是管档案房最期盼的“盛事”。</p>
无它,油水太足。</p>
贾六对考试门道了解的肯定不是太多,不过通过老赵说的那些以及暗示,他也知道这次拜唐阿的考试就是走个过场。</p>
究竟能被定为几等,其实还是银子说了算。</p>
当然,表面功夫肯定要做足。</p>
于是,贾六赶紧让杨植将醉得舌头打结的老爹架回房睡觉,于油灯下开始阅卷。</p>
为何是阅而不是答?</p>
因为,不会。</p>
卷子难吗?</p>
不难!</p>
四书五经中最基本的东西,很多还类似填空题,如圣人说的上半句列在那,让考生写出下半句。</p>
第一道题目就是有朋自远方来,后面空白,让考生答。</p>
从上到下大概四十题左右,难度跟科举的童生试差不多,策论墨义什么的一概没有。</p>
就这卷子,显然出题人充分考虑到了八旗子弟德性。</p>
奈何,如此简单的题目贾六还是没法答,因为他进修的学问同四书五经教的大相径庭,纯属八杆子打不着,故而只能先阅了。</p>
一道道看过去,贾六只能答对三题。他不想找堆教材在那挨个扒(竖排从右到左看,属实吃神),只能连夜带着卷子去了大姐家。</p>
大姐贾娟家在汉军正红旗驻防的西直门区域,离贾六家住的崇文门有七八里。</p>
此时天色早黑,大街小巷却是灯火通明。</p>
一路过来,到处都是内务府和顺天府,还有礼部、工部衙门的人在忙碌着。为了太后八十万寿,朝廷上下可谓是来了次总动员,听说正式寿庆那天光外省和藩属各邦进呈的花车就有上百辆。</p>
最大的花车好几十匹马都拉不动。</p>
行走在粉饰一新盛世场景当中的贾六,却是步履坚定,毫无停顿。</p>
到大姐家时,大姐同大姐夫都已睡下。</p>
听到敲门声,再听是弟弟的声音,贾娟赶紧起床点灯开门。待弟弟把能补拜唐阿的事一说,贾娟二话不说把丈夫从被窝里给拽了出来。</p>
“拜唐阿的卷子?”</p>
披着棉袄的王志安接过小舅子递来的考卷,上下一扫后有些难以置信问道:“这种娃娃作的卷,你都不会?”</p>
“我...”</p>
贾六颇是尴尬。</p>
“他要会答还要你这姐夫做什么?站着干什么,快去给六子答卷啊。”贾娟让丈夫赶紧给答卷,又怕丈夫冷特意拿了个毯子盖在丈夫腿上。</p>